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七年级学生李美彤今天(27日)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。六年级时,作为初中新生的她,听说学校有“为爱捐发”活动,自那时起,她就开始默默地留起头发……包括她在内的86位捐发志愿者,今天终于得偿所愿。“自己特别幸运,能成为这十年爱心接力中的一环。”李美彤说。
十年前,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毕业生以青春之名发起“爱与担当 从头开始”的倡议,6位少年剪落的青丝,不仅是成长的印记,更点燃了一场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。从一所学校的倡议到10所学校的爱心联盟,从病房患儿到万千希望,无数志愿者剪下长发,为病房里的孩子送去勇气与温暖。如今,捐发志愿者队伍已达到来自10所捐发联盟校的数百名志愿者。
李美彤分享“为爱捐发”的故事。
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进行职业体验时,李美彤看到不少患病的小朋友,其中有个小姑娘因为化疗头发掉光,总是戴着帽子不敢摘下来。“那一刻,我特别庆幸自己能参与捐发,因为我知道,我的头发有可能会变成一顶漂亮的假发,戴在她的头上,让她重新露出笑容、找回自信。”曾被视作日常的发丝,如今成为跨越病痛的桥梁,李美彤觉得,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善意从不需要惊天动地,一束头发、一份坚持,就能为他人点亮一盏小小的灯。以“拾光同行·十年回响”为主题的第十季“为爱捐发”公益行活动上,16个“爱心捐发点位”获得授牌,并发布了最新的“为爱捐发”电子地图。这份电子地图覆盖了学校、社区、美发沙龙和医院,无论捐发者在哪里,都能轻松找到最近的捐发点,让爱心触手可及。随着“为爱捐发”电子地图的不断更新,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暖将触达更多患儿,让每一根承载着爱的发丝,都能找到最需要它的角落。
新一批捐发志愿者获颁证书。
十年间,“为爱捐发”活动以“小手牵小手”的温暖实践,让爱心从校园走向社区,“学校—医院—公益基金会—美发行业”的多方协同体系,成为公益辐射力升级的新起点。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王萍说,十年来,“为爱捐发”活动受益群体从最初的白血病患儿到烧伤儿童、癌症患者等更多亟须关爱的群体;合作网络从上海市儿童医院起步,逐步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、华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起长期联动机制,不仅为患者送去希望,更让“为爱捐发”活动成为城市文明的温情注脚和社会责任的生动诠释。
师生共同演唱《为爱捐发》主题曲。
学生还运用AI音乐算法创作了《为爱捐发》主题曲,由师生共同演绎。在旋律中,巧妙嵌入了十年活动关键数据音效,让公益记忆通过音符具象化创界,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“为爱捐发”活动,让这份温暖传递下去。
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